李时珍中医药学院

李时珍大健康研究院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药膳康养微专业招生方案

发布人:学院办公室01

发布时间:2025-07-31

访问量:28


一、微专业简介

药膳康养微专业聚焦“预防医学”与“健康中国”战略,以“药食同源”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药学、营养学、烹饪学、健康管理等学科内容,构建“理论+技能+实践+创新”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以“传承创新、产教融合、能力递进”为核心,培养“精理论、会药膳、强技能、懂管理、能创新”的药膳康养人才,服务养生机构、养老社区、健康餐饮等大健康产业。本微专业属于中医药学、食品营养学与健康管理的交叉学科。

药膳康养微专业依托李时珍中医药学院的大别山道地药材种质改良与利用、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北省高校“荆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湖北大别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綜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别山地标优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省级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联合开展。

二、培养方案

 1.学制

两年,共计3个学期,16个学分,256学时。

2.培养目标

药膳康养微专业面向在校学生提供中医药膳、营养健康等核心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中医药膳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药膳调理方案的专业人才。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学说)及药膳学基本知识,掌握100+种药食同源药材的性味归经与配伍禁忌,理解中医体质辨识与四季养生的药膳调理原则,掌握食品安全与药膳相关法规。

能力目标:能独立设计针对不同体质/慢病人群的药膳配方;熟练掌握炖、煮、蒸、熬等传统工艺,制作典型药膳并进行品质评价;培养健康管理与咨询能力,能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养生建议;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药膳产品开发(如药膳预制菜、养生茶饮)及市场推广的基本思维。

养和社会责任目标:能够主动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治未病”理念,增强文化自信;遵循“辨证施膳”原则践行大健康理念;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能在跨学科团队(如与营养师、厨师、健康管理师等合作)中有效工作。

   3.先修要求

先修课程不限制。

   4.课程设置

药膳康养微专业课程总体设计原则如下:

1模块化设计: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应用+拓展创新”四大模块,循序渐进。

2突出实践性:每门课程均包含实验/实训环节。

3)对接行业需求:引入真实案例、企业导师、行业标准。

4)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教授传统药膳知识,融入现代健康管理技术。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药食同源食材应用

32

2

3

中医基础

48

3

3

营养学与健康管理

32

2

4

药膳配方与制作技术

32

2

4

药膳工坊实训

32

2

5

健康咨询模拟

16

1

3

现代药膳产品开发

32

2

4

创新创业训练

32

2

5


三、课程教学大纲

详见“药膳康养”-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四、招生计划及要求

1.招生时间2025季学期招生,秋季开课,学制为2共计3个学期

2.招生范围:全校范围内遴选2025年秋季进入大二年级且关注健康和保健养护本科生,无先修课程限制。

3.招生数量:2025秋季计划招生60人。

  1. 收费标准:本微专业共8门课程(4门理论课+4门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践课程学习场所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药膳基地),共16个学分,每学分100元,学费共计1600元。

五、具体招生工作安排

710日——820日:招生宣传

821日——831日:报名(填写“黄冈师范学院药膳康养微专业2025年报名表”发送至邮箱381355814@qq.com

91日——910日:资格审查,缴纳费用

911日——915日:录取公示

、招生联系方式

报名地址:李时珍中医药学院教学办公室,李时珍大103(中医药文化研究室)

人:吴振华老师,王书珍老师

电    话:1817175889013898123016

邮    箱: 381355814@qq.com;wangshuzhen710@whu.edu.cn;

招生咨询:QQ

 “药膳康养”微专业招生咨询QQ群号:597326869

附件1 黄冈师范学院“微专业”培养方案.pdf      附件2 黄冈师范学院药膳康养微专业2025年报名表.doc